联系人:王经理
10元下单防水补漏维修,结账时竟收取7300元;电线元上门开锁,最终花费近千元……一段时间以来,“天价维修”现象频频出现。原以为寻常的修修补补,为何价格高到离谱?消费者怎么样才可以避免“踩坑”?
今年年初,武汉的袁先生家里卫生间轻微漏水,他随即通过某电子商务平台联系了一家维修店铺。商家称能采用注胶方式快速维修,袁先生便按照商家店铺页面10元的标价下了单。 当天下午4点左右,两名修东西的人来到袁先生家中,简单检查一番后,便开始打孔注胶。让袁先生意外的是,本以为只是简单的修补,花不了多少钱,结账时对方竟要价7300元。 “修东西的人没有告知用的什么胶,用了多少,只说是200多元一斤。”由于不了解具体行情,袁先生只得照价付了款。不过,漏水问题并未解决,随后袁先生又请来专业防水补漏公司做维修,花费2000多元。 近期,郑州的黄先生也遇到了“天价维修”的情况。1月23日晚,黄先生通过某生活服务平台联系了一位上门开锁的师傅。“对方在电线元左右,上门后却说防盗锁没办法开,需要暴力拆锁,具体价格也一直不肯明说,最后一套服务下来要价960元。”黄先生说。 生活中“维修刺客”现象频频出现,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也有类似的遭遇:网上下单更换灯具,页面显示只需30元,最终却收费370元;预约电工上门维修,被“忽悠”更换电线元……
记者在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看到,“家庭维修”相关投诉达3000多条,大多与收费不合理有关。 广州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建勋和记者说,“天价维修”一般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维修工艺较为复杂、费用也较高,例如防水防漏,一些商家为了招揽业务,故意在平台上低价揽客,维修时再收取高价维修费用;另一种是维修服务费本身不高,商家夸大维修难度,收取高昂费用。 “消费者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,修东西的人不提前告知具体费用,价格不透明,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还涉嫌欺诈。”廖建勋说。 廖建勋认为,解决“天价维修”问题,一方面需要平台负起责任,在价格这一块做到公开透明,尊重消费知情权。另一方面,管理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,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 对于消费者,廖建勋建议,维修前可以多方了解、比较,尽量在维修前谈妥价格,并对过程进行文字、语音或图片证据留存。若遇到上当受骗的情况,消费者能及时与商家、平台做协商沟通,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、消费者保权益保护单位等提起投诉。(工人日报)